在傳統(tǒng)家庭中,父母總是津津樂道于他們的一種教育方法:“角色扮演”,角色分工。
多傾向于媽媽當(dāng)白臉,爸爸當(dāng)紅臉。很多家長集體認同這種教育模式,似乎還能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看到顯著的成效。但國內(nèi)中小學(xué)生冬令營老師卻認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教育觀點要和諧一致、家庭氛圍才融洽,不需要一個嚇唬孩子,一個呵護孩子式的角色扮演,因為這并不符合孩子成長的心理規(guī)律。即使這種“角色扮演”有時非常有效,也不能過度嘗試,否則容易導(dǎo)致孩子心理失衡。
遷就孩子=善待孩子NO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在善待孩子,什么都遷就他們,孩子總想再多看幾分鐘動畫片,多玩幾分鐘玩具,多睡幾分鐘覺,在孩子提出“無度”要求之初,家長初衷都是想做個“善良”的父母。但是,一味的遷就和忍讓,只會讓孩子貪婪的本性一次次觸碰你的底線,最后到怒不可遏時,家長會動手收拾孩子才算了事。“你的行為實際上是遷就孩子,你的技巧恰恰傷害了你的孩子。”
走出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有技巧,“父母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因為孩子的本能和他的原始程序,都有“守信譽”這一條。如果你能用夸獎、鼓勵等方法去激發(fā)他,孩子守信譽的本能或者說原始程序很容易被激發(fā)。做父母的怎么去激發(fā)孩子的機智,這是關(guān)鍵。
讓祖輩帶孩子很糟糕
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這種情況在很多的家庭都非常普遍。這是最糟的主意,很多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大多都被毀掉了。舉個例子吧,有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由于父母離異,她的母親就把她交給外公外婆帶。很快,問題出現(xiàn)了,她要是問媽媽買冰淇淋,媽媽說今天已經(jīng)吃過兩個不能再吃了,她就會開始踢門,把腳踢流血,踢到夜里兩點不睡覺,直到有人把冰淇淋給她買來,這就是被祖輩帶的結(jié)果。祖輩帶孩子,容易忽視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孩子在祖輩這種極端縱容下,會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條件和規(guī)則。
并非每個孩子都會逆反
孩子只有青春期,沒有逆反期,同時這種觀念在國外很盛行。“當(dāng)孩子處于青春期的時候,只要你處理得當(dāng),零花錢你也按時給了,孩子你也陪他一起玩了,你也言而有信了,孩子就不會心里鬧別扭、有壞情緒,出現(xiàn)逆反。”
14歲后孩子的性格定型了
國內(nèi)冬令營老師認為,這樣的良好習(xí)慣會保持終身。人最好的改變期是三歲以前、六歲以前、十二歲以前。一個人二十五歲以后,除了重大的人類歷史事件,或者非常高明的心理師,幾乎是改變不了。
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0至14歲是孩子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性格在這一階段基本定型,如果錯過了這一階段,很多事情將無法挽回。家長處理好孩子關(guān)鍵期的問題,孩子將自信、健康、開朗,終身受益。家長千萬別因為忙,而疏于教育。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北京冬令營指出假期不可讓孩子變?yōu)椤罢?/a>
閱讀下一篇:中學(xué)生冬令營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