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跟孩子會出現(xiàn)很多矛盾和沖突,
北京冬令營指出這些矛盾的根源是因為家長太像讓孩子能夠以成熟的思維是看待事情,但這恰恰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孩子時期來的,應(yīng)該要會判斷孩子的一些階段性的行為哪些是對的那些是不對的。當(dāng)我們知道他們的行為之后就需要給予指導(dǎo),告訴他們什么行為是必須糾正的。我們能容忍孩子那些和年齡相符合的行為,比如大多數(shù)兩歲的孩子都無法在餐館里過于安靜,但是我們會糾正孩子的一些無禮行為。
北京冬令營指出小孩子的想法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小孩往往會去做一些怪事情,當(dāng)然這個怪事情也是按照大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看的。如果你真的以大人的觀點來判斷孩子的這種行為,那么你也會做出傻事的。如果一個五歲的孩子特別喜歡自己朋友的玩具,她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把它“借”來。但是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后第一件事是會停下來,掂量一下要采取的行動是否安全、是否必要、是否道德,但是小孩子卻不會這么做。
如果我們大人在做決定的時候能夠考慮下孩子的需求,那么對孩子的教育是會具有很好的效果的。我們總是擔(dān)心,害怕孩子會控制住我們,因為我們從書上看到的消息都是好的父母是能夠控制住局面的,而且我們從其他人那里聽到的也是這樣的觀念,甚至我們自己也是帶著這樣的觀念長大的。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顧忌孩子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他們。了解孩子其實是我們教育孩子的關(guān)鍵,孩子也會知道我們在起著主導(dǎo)作用,因為我們正在幫助他們成為聽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