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北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下面由綜合素質冬令營小編就來講講為什么?
為什么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jié)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農業(yè)落后,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別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愿意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面條、烙餅的食俗。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面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制成的藕餡餃子,小時候家里還喜歡制作瓜餡的鍋貼餃子,所以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2016北京冬令營帶你去逛首都廟會
閱讀下一篇:素質教育冬令營管用嗎?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