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學酷玩討論:矯正兒童攻擊性行為
來源:http://weisiten.com.cn/xdf/ 點擊率: 發(fā)布: 2012-12-27
線路推薦 | 新東方“酷學酷玩”聽力口語集訓營 | “酷學酷玩”英漢雙語口才冬令營 |
新東方酷學酷玩滑雪冬令營 | “酷學酷玩”英語北京籃球冬令營 | |
“酷學酷玩”博物館驚奇探索冬令營 | “酷學酷玩”詞匯魔鬼北京冬令營 |
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這期間年輕的父母不僅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而且食物也優(yōu)先供應孩子,甚至不讓孩子與他人分享,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長的嬌寵放縱,極易導致孩子為所欲為,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fā)泄不滿情緒,甚至發(fā)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的地步。
攻擊性行為是一種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傷害或引起痛楚的行為,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幼兒園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吵架、打架,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語言攻擊,謾罵、詆毀,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這期間年輕的父母不僅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而且食物也優(yōu)先供應孩子,甚至不讓孩子與他人分享,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長的嬌寵放縱,極易導致孩子為所欲為,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fā)泄不滿情緒,甚至發(fā)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的地步。攻擊性行為有著明顯的性別差異,一般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擊后,會很急切地去報復對方,如果任其發(fā)展到成年,這種攻擊性行為就可能轉(zhuǎn)化為犯罪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攻擊是宣泄緊張、不滿情緒的消極方式,對兒童的發(fā)展極其有害,必須進行矯正。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可以用下面的辦法來幫助其矯正。
1、注意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千萬不要“是嗎?這有什么了不起”來潑冷水。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如果家長還奚落他“你怎么這么蠢,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孩子的自尊心這樣經(jīng)常受打擊就可能產(chǎn)生自卑感,自暴自棄,缺乏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情緒容易激動,就有可能產(chǎn)生攻擊性問題行為。
因此,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家長應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和鼓勵;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一方面,不姑息、不放任,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使是屢次犯了錯誤的孩子,也應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微小進步給予充分肯定。
2、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
研究表明,同情心缺乏的學生易發(fā)生攻擊行為。專家指出:有攻擊行為的孩子如果能夠推測和體會到被攻擊對象的痛苦和感受,進一步產(chǎn)生自我譴責感,那么就不會再想攻擊他人了。因此,可以讓被攻擊的孩子面對有攻擊行為的孩子,講述自己的感受,讓有攻擊行為的孩子體會與感受被攻擊者的痛苦,激發(fā)他的同情心。
3、自我調(diào)節(jié)法
孩子在生長加速期間,興奮與抑郁兩大系統(tǒng)的失衡發(fā)展,就可能引起行為的過分沖動。同時又由于小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獨立思考能力,喜歡爭辯,與家長頂撞,使這些孩子多動、性急、暴躁、倔犟、情緒易激動,對自己的消極行為難以自控。根據(jù)這一特點,要教育孩子分析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學會用轉(zhuǎn)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等方法,使情緒強度、表現(xiàn)方式都控制在有益無害的范圍內(nèi)。
4、消退法
孩子打架欺負同學大多是為了自我顯示,目的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對此,家長可以暫時不加理會,使他們的攻擊行為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受不到強化。同時,家長亦可表揚孩子其它有積極意義的行為,這樣,實際上就是間接的批評攻擊性行為。然后,在適當?shù)臅r候,家長再與孩子以談心的方式婉轉(zhuǎn)的告訴他,這種行為的錯誤與幼稚。
5、隔離法
對于一些攻擊性行為較嚴重的孩子,可把他安置到一個面積較小,但通風條件較好的單獨的房子里,使他得不到任何強化信息的環(huán)境,并對他說:“你好好想一想,你剛才的行為對不對?”讓孩子明白他是因攻擊性行為而被隔離的。
使用此法應注意:
(1)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20分鐘。
(2)不宜當著外人的面。
(3)不宜經(jīng)常采用。
上一篇:我們新東方北京營的美女們!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