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偏科,作為中學生學習過程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直以來讓父母頭痛不已。山東小學生冬令營知道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不同,學習方法不同,產(chǎn)生偏科的原因都不相同。只有通過對癥下藥,才能有效防止和根治。
偏科原因各式各樣
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課程的加量,家長、老師、接觸的媒體和書籍的影響等,都會讓孩子對某一學科產(chǎn)生偏好或厭倦的心理,進而逐漸形成偏科情況。有的學生從小就愛閱讀,語言能力較強,加上小學時有過強化的寫作訓練,對語文情有獨鐘;有些同學頭腦反應迅速,對理科問題解決起來輕松自如,對需要大量背誦、書寫的文科則感到枯燥無味。還有的同學甚至由于對所教學科目的任課教師的態(tài)度,進而影響到聽課態(tài)度,從而反映到學習上的偏科。特別是中考的指揮棒對學生學習科目的導向作用,對很多同學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動偏科。
表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上,有的同學對不感興趣的科目,用在上邊的時間不多,聽講不好,作業(yè)糊弄。而在感興趣的科目上下工夫的功夫更多,進而造成不同科目成績上的差異。還有的同學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久而久之就對這個科目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下降。而一旦學生出現(xiàn)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往往會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yún)挓┰摽频膼盒匝h(huán)。
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偏科,樹立自信心
對孩子的偏科,家長起著和老師同樣或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偏科,家長應正確看待,家長必須針對孩子自身情況,和孩子一起分析生偏科的原因。
很多專家告誡,要從大的方面引導,讓孩子認識到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綜合素質(zhì)才是衡量學生的最佳尺度等等。其實這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對于世界觀正在形成的初中生,特別是初中低年級學生來說,說教往往收效甚微,如何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才是關(guān)鍵。
首先,不能讓孩子產(chǎn)生對偏科的認同心理。剛上初中的孩子大多處在興趣大于毅力的階段。對自己在個別科目上存在的問題,不善于總結(jié),長此以往,越積越多。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如果出現(xiàn)某科作業(yè)較慢,錯誤較多,馬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現(xiàn)。再從孩子的卷面分析,就可以判定是不是出現(xiàn)了暫時性偏科。家長首先要幫孩子找出原因,要注意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該科的課堂情況,防止出現(xiàn)實質(zhì)性偏科。
其次,家長可以從孩子喜歡的學科入手,讓孩子知道各門學科的關(guān)系,認清偏科的危害性,特別是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這往往是孩子最看重的。進而克服不愛學偏科科目的畏難情緒。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偏科是暫時性的,偏科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學習這門科的興趣和自信心。
在此,要鼓勵孩子在弱勢科目上的點滴進步,如課堂發(fā)言,讀書筆記等等。引導孩子主動去接觸弱勢學科,加強對弱勢學科的日常學習。也可以從相關(guān)學科中找出突破點,進而帶動弱勢學科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