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留學生們來說,
國際冬令營覺得他們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懷揣著一顆“中國胃”走他鄉(xiāng),飲食標準卻急劇下降。情況好些的最多口味不習慣,無論外國同學怎樣推薦的美食自己吃起來就只有想翻白眼的心。而情況差的日子就慘多了,總覺得身邊的同學吃飯要么生吃要么血淋淋,任何食物都恨不得開水燙一下就吃下去,無法適應的留學生習慣性腹瀉甚至食物中毒的大有人在。好容易遇見個亞洲面孔的新朋友,一問發(fā)現是韓國人,熱情地招待用餐結果滿桌子的辣白菜……于是,在國外“忍饑挨餓”的留學生們對于當地無論正宗與否的中餐館,都有一種螞蚱再小也是塊肉的情感。
不過對于世界各國的中餐館來說,當地的中國留學生的確是一定會時不時出現的一類客人。那么各國的中餐館見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而外國中餐館里的菜碼會有什么意外之處嗎?
出國游學冬令營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
法國中餐館:外賣是主打
巴黎最不缺的就是餐館。光是中餐館就有無數種選擇,各地風味都有。而究竟口味如何就見仁見智了。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小小的中餐外賣店,賣一些簡單的洋蔥炒牛肉,油淋雞之類的簡單炒菜和如春卷、蝦餃之類的點心。主要對象時是老外,所以味道一般般,可能比家常菜的水平還不如。但是因為快餐,可以直接打包帶走,簡單方便之外也相對經濟實惠,從前菜到飯加炒菜再配上一個小甜點的 menu,一般也就在7,8歐左右。
德國中餐館:自力更生是關鍵
在德國的多倫多,中餐館還是不好找,不過留學生憑借嗅覺靈敏,發(fā)現知味食軒便是一處,地方較小,停車不便,不過回鍋肉,和麻團,其它的幾家好像都沒有。Star Walk 有很大的停車場,吃飯的地方也比較大。另外,瀏覽海外華人網站上有關美食廚房的專欄會發(fā)現很多的美食,在這里完全沒有異鄉(xiāng)的感覺,華人的美式食譜不斷更新,因此只要安心學習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加拿大中餐館:有華人就有我們
加拿大的中餐館以粵菜居多,這大概因為早期亞洲移民多來自香港、廣東有關。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陸新移民來到加拿大,諸如四川、江蘇、上海、山東風味的餐館陸續(xù)開張。中餐館的菜肴勝在實惠,若論服務,則比西餐廳稍遜一籌。
英國中餐館:什么!外國人也來開中餐館
在英國的一些地方如果想吃地道中餐還是比較難的,想吃米飯和菜那是有的,菜品很有限。超市里很多方便米飯,微波爐一熱就好了??觳偷暌灿忻罪埳蠞残╊愃茖m保雞丁的東西(外國人做的),味道嘛……不過畢竟聊勝于無。